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序,而"烂根"现象则是困扰许多施工单位的常见质量问题。所谓混凝土烂根,通常指混凝土构件根部出现的蜂窝、麻面、露筋甚至孔洞等缺陷,这些缺陷不仅影响构件外观,更会严重削弱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那么,混凝土浇筑怎么解决烂根问题呢?本文将深入分析烂根产生的原因,并提供一套完整的防治方案。
要有效解决混凝土烂根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其产生的原因。烂根通常发生在墙、柱等竖向构件与水平构件的交接处,主要原因包括:模板支设不严密,根部存在缝隙导致水泥浆流失;混凝土坍落度不合适,过于干硬或发生离析;浇筑方法不当,未分层浇筑或自由倾落高度过大;振捣不充分或过度振捣;根部杂物未清理干净等。只有准确识别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针对模板问题导致的烂根,施工中应采取以下措施:在支设模板前,应先在楼地面混凝土上精确放线,用水泥砂浆找平模板底部位置,确保模板与基层接触紧密。对于墙柱模板,可在根部设置压脚板,模板与基层接触处粘贴双面胶带或海绵条,有效防止漏浆。模板支撑系统必须牢固可靠,避免在浇筑过程中发生变形或位移。这些措施是解决混凝土浇筑怎么解决烂根问题的第一道防线。
混凝土配合比和浇筑工艺是防治烂根的关键环节。应根据施工条件、钢筋密度等因素合理确定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控制在140-180mm为宜。坍落度过小,混凝土流动性差,难以填满模板每个角落;坍落度过大,则容易离析,骨料下沉,水泥浆上浮。浇筑前应先铺设一层30-50mm厚的水泥砂浆,其成分与混凝土中砂浆相同,这能确保根部混凝土的密实性。浇筑时应严格控制自由倾落高度,当超过2米时,应采用串筒、溜槽等工具,防止混凝土离析。

科学合理的振捣工艺对防止烂根至关重要。应采用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方法,每层厚度不超过振动棒作用部分的1.25倍。振捣时应快插慢拔,均匀布点,确保混凝土获得足够的密实度。特别要注意模板角落和根部位置的振捣,但也要避免过度振捣导致混凝土离析。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不再显著下沉且无大气泡冒出为宜。这些细节处理是混凝土浇筑怎么解决烂根问题的核心环节。
除了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养护工作也不容忽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12小时内开始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对于掺加外加剂或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应延长至14天。充分的养护能保证水泥充分水化,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从而减少各种缺陷的发生。
对于已经出现的烂根问题,应及时采取修补措施。小范围的烂根可将缺陷部位松散混凝土剔除,用高压水冲洗干净后,采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填补压实。较大范围的烂根则可能需要采取灌浆、注胶等专业加固方法。无论采用何种修补方法,都必须确保新旧混凝土结合牢固,修补后的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怎么解决烂根问题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严谨的态度。通过精细的模板工程、合理的配合比设计、科学的浇筑工艺和充分的养护措施,完全可以将烂根问题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同时,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过程控制和检验,也是预防烂根的重要手段。
作为专业的建筑加固公司,北京智泰佳和加固公司在混凝土浇筑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特别擅长解决各类混凝土质量通病。公司拥有特种行业加固资质和结构补强资质,在别墅加建改造、混凝土浇筑、钢结构工程等项目中,严格把控每个施工环节,从模板支设、混凝土配比到浇筑振捣,都执行高标准的质量控制,确保从根本上杜绝烂根等质量问题。公司还擅长浇筑地下室自拌抗渗防水混凝土,通过科学的配比和严格的施工工艺,使混凝土自身达到防水防潮作用,大大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