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是基础且关键的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工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各种小问题。本文将系统介绍混凝土浇筑小问题处理措施,帮助施工人员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是最常见的浇筑问题之一。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混凝土表面缺浆粗糙,或出现众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外露。造成蜂窝麻面的原因通常包括模板拼接不严密导致漏浆、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振捣不充分或过度振捣等。针对这类问题的混凝土浇筑小问题处理措施包括:对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对于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需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剔成喇叭口,然后用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并加强养护。

混凝土孔洞问题比蜂窝麻面更为严重,表现为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或全部没有混凝土。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混凝土坍落度过小、被钢筋卡住、或未充分振捣就在混凝土表面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造成的。针对孔洞问题的混凝土浇筑小问题处理措施应采取专项方案:先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清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比结构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分层浇筑并强力振捣,最后认真养护。对突出结构面的混凝土,待强度达到50%后再凿去,表面用1:2水泥砂浆抹平。
露筋是指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这通常是由于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或漏放,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或者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漏浆;也可能是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所致。针对露筋问题的混凝土浇筑小问题处理措施包括:表面露筋可先冲洗干净,然后在表面抹1:2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平;当露筋较深时,应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骨料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并妥善养护。
混凝土裂缝是另一个常见问题,按其成因可分为温度裂缝、干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沉降裂缝等。对于宽度小于0.2mm的微裂缝,可采用表面封闭法,使用低黏度环氧树脂或聚合物水泥浆液进行表面涂覆;对于宽度在0.2-0.3mm的裂缝,可采用低压注浆法修复;对于活动性裂缝,则应采用柔性材料进行封闭。这些裂缝处理措施是混凝土浇筑小问题处理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根据裂缝性质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混凝土强度不足也是可能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强度等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水泥过期、砂石含泥量过大、配合比控制不严、搅拌不匀、振捣不密实及养护不当等。针对强度不足的混凝土浇筑小问题处理措施包括:当试块试压结果与要求相差不大时,可先采取非破损方法(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要求,需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研究处理方案,采取相应的加固或补强措施。

除了上述常见问题外,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可能遇到其他小问题,如表面不平整、缺棱掉角、施工缝处理不当等。对于表面不平整,应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对于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清除,充分湿润后,用1:2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级的混凝土捣实补好并认真养护;对于施工缝处理不当,应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继续浇筑前,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及软弱混凝土层,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在浇筑混凝土前,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预防胜于治疗,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这包括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确保水泥、骨料、外加剂等符合规范要求;精确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满足强度和施工性能需求;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包括模板安装质量、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振捣等各个环节;以及重视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采取适当的养护方法和足够的养护时间。只有将预防与治理相结合,才能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
作为专业的建筑加固公司,北京智泰佳和加固公司拥有丰富的混凝土工程施工经验,特别擅长处理各类混凝土浇筑问题。公司拥有特种行业加固资质和结构补强资质,专业提供混凝土浇筑、现浇混凝土楼梯、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等服务,尤其在别墅加建改造、阁楼搭建等领域表现卓越。公司擅长浇筑地下室自拌抗渗防水混凝土,通过专业技术让混凝土自身达到防水防潮作用,从源头上减少渗漏问题的发生。同时,公司还提供粘钢加固、碳纤维加固、植筋加固等多种加固服务,为建筑结构安全提供全方位保障。无论是新建项目还是维修加固工程,北京智泰佳和加固公司都能提供专业的混凝土浇筑小问题处理措施和整体解决方案,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