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法施工全解析:关键技术要点与工程应用指南

在水利工程、桥梁基础、港口码头等涉水建筑领域,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法作为核心施工工艺,直接影响着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本文将深入剖析这项技术的原理、操作流程及质量控制要点,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系统性的技术参考。

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法是指通过密封导管将混凝土输送至水下作业面,利用混凝土自重排开环境水进行连续浇筑的工法。与传统陆上浇筑相比,该方法能有效避免混凝土与水的直接接触,保证浇筑体密实度和强度。北京智泰佳和加固公司在多项水下基础工程中,采用改进型导管法成功完成抗渗等级P8以上的水下混凝土结构施工。

导管法施工的核心设备系统包括:刚性导管(直径通常200-300mm)、储料斗、升降装置及定位支架。施工前需进行严格的水密性试验,导管承受压力应不低于0.6MPa。值得注意的是,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法的首次灌注尤为关键,必须确保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0.8-1.2m,形成可靠的"混凝土塞"防止水流侵入。

在材料配比方面,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法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有特殊要求:坍落度宜控制在180-220mm,初凝时间不少于6小时,胶凝材料用量不低于400kg/m³。北京智泰佳和加固公司采用掺加高效减水剂和微膨胀剂的专用配合比,使混凝土具备优异的抗分散性和自密实性能,实测水下浇筑强度可达设计值的95%以上。

施工过程中,导管埋深控制是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法的质量关键点。规范要求导管埋入深度始终保持在2-6m范围内,浇筑速度稳定在10-15m³/h。通过采用电子测深仪实时监测,配合熟练工人的经验判断,可有效避免断桩、夹泥等质量缺陷。在2023年某跨海大桥基础施工中,智泰佳和团队创下单次连续浇筑58小时、方量超4200m³的行业纪录。

随着技术进步,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法已发展出多种衍生工艺:如双导管同步浇筑、柔性导管浇筑等。这些创新在复杂水文条件下展现独特优势。作为行业领先企业,北京智泰佳和加固公司拥有特种加固资质和丰富的水下施工经验,专业提供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完成的一站式服务,其自主研发的"抗渗防水混凝土配合比"使浇筑体自身具备永久性防水功能,大幅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联系我们

提交表单后,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 18600170082

| xuxiangchun0768
| jsxqc@qq.com

| 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套里村东大街49号

首页
复制微信
拨打电话
Chat
×